订单暴增变“灾难”?亚马逊为订单处理设置阈值亚马逊近日发布新政策,从2月7日起,将根据卖家过去30天的平均每日订单量自动设置订单处理能力阈值,以降低延迟发货率。当订单量超出阈值时,亚马逊会延迟配送日期1天,为卖家争取处理时间。该政策每周自动更新,卖家也可手动调整阈值。然而,许多卖家对此表示不满,认为政策抑制了销售,尤其是当订单量因外部因素激增时,可能导致交货延迟,损害声誉和客户满意度。此外,政策可能加剧市场竞争,使大卖家受益,小卖家面临更大压力。为应对挑战,卖家应灵活调整订单处理能力、优化物流配送并加强数据分析,以适应平台规则变化,确保长期发展。亚马逊对卖家的要求是越来越严格。 近日,亚马逊发布最新公告,将对卖家的订单处理能力设置一个最低阈值,从而避免延迟发货率的上升! Amazon 公告内容如下 从2月7日起,亚马逊将根据卖家过去30天的平均每日订单量,自动设置一个保守的订单处理能力阈值。 # 当订单量超出这一阈值时:这一设置类似于一个“安全阀”。 如果卖家突然收到大量订单并超出其处理能力,亚马逊会自动为消费者调整配送时间,将配送日期延迟1天,为卖家争取额外的处理时间。 # 每周自动更新:亚马逊将每周根据卖家的历史数据重新计算订单处理能力。 如果卖家的实际订单处理量低于其设定的阈值,亚马逊将自动调整该阈值,使其更接近卖家的实际处理能力。 当然,卖家也可以随时在“订单处理设置”中手动提高这一阈值。 # 订单处理能力功能:允许卖家自行设置每日可处理的订单数量上限。 一旦订单量达到上限,浏览卖家产品的客户会看到延迟一天的交货承诺,同时卖家也将有额外一天的订单处理时间。这能为客户提供更准确的交货日期,并帮助卖家在收到超出自身处理能力的订单时,有效避免延迟发货率上升。 # 政策适用范围:适用于标准配送和免费经济配送订单;不包括高级配送或卖家自配送的Prime订单。 Amazon 亚马逊新政策被骂惨了!! 亚马逊的初衷或许是好的,但这一看似人性化的调整,却未能得到大多数卖家的认可! 部分卖家认为,亚马逊的新政策是一种“销售抑制”的表现。有卖家指出,过去30天的订单处理量并不能准确反映当前的处理能力,因为外部因素(如社会热点事件)可能导致订单量突然激增。 例如,一位销售健身器材的卖家平时日均订单量为50单,但因某健身博主的推荐,订单量可能瞬间飙升至500单。按照亚马逊的政策,若基于过去30天的平均订单量设定的阈值为80单,超出的400多单将面临交货延迟。然而,卖家可能通过紧急调配资源,完全有能力按时完成发货,却因政策限制被迫延长交货时间,损害了声誉和客户满意度。 此外,有卖家认为该政策变相加剧了市场竞争。为了提升订单处理阈值,卖家不得不提高日常订单处理能力,导致资金和资源充足的大卖家占据优势,而小卖家则面临被淘汰的风险。 更有卖家调侃,亚马逊未来可能会推出“低门槛订单处理能力”费用,对未能达到最低处理能力的订单收取额外费用,进一步增加卖家的运营压力。 Amazon 对卖家的建议 面对亚马逊新政策带来的挑战,卖家可以通过以下策略积极应对,以在新规则下实现更好的发展: 1. 灵活调整订单处理能力:密切关注订单处理情况,根据实际业务能力和市场动态,及时手动调整订单处理限额。在预计订单量大幅增加时,提前提高限额,避免因自动阈值限制错失销售机会。 2. 优化物流配送:选择与高效、口碑良好且运输能力稳定的物流公司合作,确保货物能够及时、准确地送达消费者手中。 3. 加强数据分析:利用亚马逊平台的数据分析工具或第三方软件,深入了解不同时间段和产品的订单量变化趋势,提前规划人力、物力和库存,确保具备足够的订单处理能力。 对卖家而言,持续适应平台规则的变化是长期在亚马逊立足的关键。
文章分类:
行业新闻
|